您的位置:首頁 >文化 >

博物館美術館迎來“分眾時代” 讓你享受“專屬福利”

2021-09-06 16:25:22 來源:文匯報

帶著7歲女兒來明珠美術館看“從泥土到語言——以陶瓷為媒介”特展的梁女士,被手中的一份兒童觀展手冊驚艷了。一張正反八折的冊頁,滿滿都是陶瓷的“秘密”,深入淺出的知識點外,梅瓶、抱月瓶、花口盤、荷葉蓋罐的涂色區(qū),陶響器、陶鼓、塤等樂器紋飾設計,都讓小朋友愛不釋手。這位平時喜歡帶著孩子在滬上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接受藝術熏陶的媽媽發(fā)現(xiàn),申城不少展覽都推出了專門針對兒童的導賞——“大手牽小手”的觀展體驗升級了!

這一本本薄薄的彩色冊頁,打通著藝術與觀眾之間的“最后一厘米”。事實上,分眾化服務正在申城博物館、美術館界形成共識。不僅兒童收獲“特別優(yōu)待”,老人、外國人士、殘障人士等不同細分群體也都各自享受“專屬福利”。學者指出,一座城市之所以令人向往,公共文化服務措施中滲透的人文關懷、情感溫度占據(jù)著不容忽視的分量,內(nèi)化為城市軟實力的一部分,也承載起城市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未來。

從兒童老人到外國人士、殘障人士,一連串分眾化服務精準貼心

“在下面的圓圈中寫出你想到的與‘樹’有關或贊美樹的詞匯,越多越好”,一道開放式填空開啟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樹,樹”展覽的兒童導覽。這是一個國際化的當代藝術群展,集30位/組國內(nèi)外藝術家200余件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強調(diào)“樹”在地球發(fā)展及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導覽冊頁上連線、問答、涂色等豐富的環(huán)節(jié),拉近了孩子們與藝術的距離,也讓他們更為感性地了解樹的智慧與能量。據(jù)悉,圍繞大展的兒童導覽正成為滬上不少博物館、美術館不約而同探索的一大公共文化服務內(nèi)容,形式多種多樣,或以紙質(zhì)冊頁,或以語音二維碼,或以現(xiàn)場講解,或以親子工作坊。

特別考慮到兒童的藝術啟蒙需求,西岸美術館更是自開館起就將位于地下一層的智造展廳鮮明定位為面向兒童及家長的互動式展廳,以裝置藝術為媒介,對“玩”的概念進行重塑。通過身體移動和聲音點亮光源,自由組合各種顏色的透明玻璃面板創(chuàng)造全新的顏色,透過電子觸屏創(chuàng)作視覺圖案,用磁性色塊拼搭創(chuàng)意……前不久這里迎來的動態(tài)藝術先驅(qū)雅科夫·阿加姆色彩互動裝置展“圖像的生息”,就讓很多孩子樂享藝術感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優(yōu)化觀展體驗,受到滬上文化場館關照的,遠不止兒童群體,而是覆蓋到老人、外國人士、殘障人士等多種細分群體。疫情發(fā)生以來,上海博物館推出的“適老化服務”很是暖心,館方特地在博物館商店邊搭建了一個遮風避雨的服務點,隨時配有工作人員幫助參觀者現(xiàn)場預約,以此跨越老年人常常遇到的“數(shù)字障礙”。針對正在舉辦的“抽象藝術先驅(qū):康定斯基”大展,西岸美術館推出的分齡導覽中也包括年長者導覽,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不少內(nèi)容直接連通“銀發(fā)族”經(jīng)歷過的歲月,頗能引發(fā)這一特定人群的情感共鳴。長期開展“藝術擺渡人”項目的明珠美術館,有計劃地招募各個專業(yè)背景、年齡段及國籍的志愿者,為其提供專業(yè)培訓,如今英語、法語等多語種公益導覽已經(jīng)形成特色。其經(jīng)常性為特殊群體如自閉癥兒童、乳腺癌患者等提供的藝術專場活動,則切實踐行著藝術的療愈功能。而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地,手語藝術導賞多年來給不少聽障人士帶來了福音。

填平每一位觀眾與藝術審美的鴻溝,潤澤人心也賦能城市

分眾化的理念,正為博物館、美術館日益重視。這其實與博物館、美術館正在經(jīng)歷的變革息息相關——從過去的以藏品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槿缃竦囊杂^眾為中心;不僅是收藏者、研究者,更是引領者、分享者、陪伴者。明珠美術館館長李丹丹向記者坦言: “藝術可以悅目,更可以啟迪心智、撫慰人心、彰顯品格。盡管藝術欣賞需要知識與經(jīng)驗的準備,不能一蹴而就,但它不應該只屬于少數(shù)人。我們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才能讓藝術真正點亮每個人的生活。”她認為,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審美偏好、接受習慣等的龐大觀眾群體加以細分,分別推送精準貼心的服務,可謂大勢所趨,這將更為增強、優(yōu)化觀眾的藝術審美體驗。

前段時間上海博物館的“明清緙繡書畫特展”,除了照顧到一般觀眾的需求之外,還為三個有著不同知識背景觀眾的潛在需求,量身定制導賞方案,引發(fā)社交媒體上的“自來水”推薦。這一展覽首次系統(tǒng)展示明清緙繡書畫文物,卻因織繡類文物異常脆弱,不得不限時僅展出兩個月。為了讓觀眾的獲得感不打折扣,館方在策展方面下足了功夫,除了一般展覽的普及推廣之外,還在內(nèi)容設計上重點圍繞傳統(tǒng)藝術愛好者、緙繡非遺傳承技藝者和兒童青少年這三方面觀眾來加以引導。例如針對孩子,特別錄制了親子版語音導覽,以媽媽與孩子一問一答的生動方式,解讀5件重點展品以及延伸的知識點;朱克柔和韓希孟兩位緙繡大家的Q版形象貫穿展廳,帶領小朋友了解完成一幅緙絲或刺繡書畫所必經(jīng)的步驟,以及藝術和技藝如何相互交融成就一門全新的經(jīng)典藝術;一段3D動畫視頻,讓小朋友零負擔看滿全程6分鐘,一面刺繡針法圖示讓小朋友了解微觀之下刺繡書畫的內(nèi)在魅力。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于穎告訴記者: “近年來國內(nèi)掀起博物館熱,但這種熱不能只是一部分人起勁。只有每個層面觀眾的需求都照顧到了,博物館才稱得上真正熱起來了。”

與此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博物館、美術館全鏈接多層次、多元化觀眾,道阻且長。于穎坦言,有效的分眾化導賞,需要跨部門例如熟知展覽知識背景的研究部門與熟知觀眾心理的公教部門聯(lián)手。據(jù)她透露,緙繡特展僅親子版語音導覽的推出就至少花了半個月時間。限于各種條件,也并非每一個展覽都能設計和實現(xiàn)分眾化。也有專家提出,博物館對于觀眾需求的了解需要進一步深化,除了常見的按照觀眾所處的年齡段、語種來區(qū)別,也不妨將其劃分為學術觀眾、家庭觀眾、社區(qū)觀眾等。博物館、美術館的分眾化服務之所以值得探索,是因為這關涉到藝術如何更大程度為人們的心靈賦能,為城市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