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做月餅、制花燈等 在救助站他們感受著另一種“團圓”

2021-09-22 10:41:22 來源:文匯報

中秋佳節(jié),浙江嘉興,張建明(文中受助對象皆為化名)一家圍坐在八仙桌旁,吃了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張家等了八年。今年中秋節(jié)前夕,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工作人員的護送下,離家八年的張建明終于踏上返程之路??粗巴鉂u漸熟悉的景色,寡言少語的她不禁眼眶泛紅。

張建明無疑是幸運的。在救助站,還有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受助人員。他們之中,有的人肢體或智力殘疾,不記得自己姓甚名誰,也不知曉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中秋之際,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為他們組織了一場特殊的“團圓飯”——來回揉搓、搟皮、包餡兒,一排排烤得金燦燦的月餅讓人不禁胃口大開。這些至今仍與家人失散的受助人員,感受著另一種“團圓”。

做月餅、制花燈……救助管理站里的豐富活動,填補著受助人員的心靈空缺。雖然相比于漫長的生命旅途,救助管理站或許只是受助人員短暫停留的“驛站”,但工作人員依舊希望,每時每刻都能讓他們感受到“在家般”的溫情暖意。

正擺著碗筷,工作人員祁巍眼前浮現(xiàn)出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位曾經(jīng)在站里住過一段時日的小男孩,名喚陳金琪。每次工作人員擺碗筷,小陳都會發(fā)出一聲“dui”。初時,工作人員不知這是何意。后來他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便以此為線索,在全國各地方言中搜索比對。最后,竟在閩南話中尋找到了類似說法。原來,在當(dāng)?shù)胤窖灾校曜颖环Q為“箸”(閩南語中發(fā)dv音),與小陳的發(fā)音類似。靠著僅有的一點點線索,救助站最終幫助小陳找到了家。

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副站長計瓊表示,甄別尋親的過程就好比一次次“探案”,只有從只言片語中抽絲剝繭,才能尋覓到關(guān)鍵線索,解碼身份之謎。

為此,救助管理站專門設(shè)置了名為“類家庭”的功能室。與宿舍式樣的起居室不同,這里更符合“家”的樣子——從客廳、餐廳、廚房到衛(wèi)生間,種種功能空間一應(yīng)俱全。工作人員期待,溫馨的布置能喚起更多像小陳一樣的受助人員的情感記憶,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他們也希望能“救助一個、送走一個”。據(jù)介紹,今年以來,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已成功尋親27人。中秋節(jié)前夕,兩支護送小隊輾轉(zhuǎn)多地,見證了多個家庭的重聚。

回歸家庭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他們重新接續(xù)社會關(guān)系。在護送張建明返家后,計瓊順道去看望了一位掛懷許久的受助人員阿春。一年多前,護送小分隊開車將阿春送回家,阿春媽媽神情激動,喊了一聲:“你終于回來了!”在等待阿春歸家的七年里,阿春父親去世了,但母親與姐姐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找到阿春后,姐姐忍痛舍棄了在大城市的生意,返家照顧阿春。

在護送、回訪受助人員的過程中,計瓊也看到了尋親的另一面。大多數(shù)走失者存在智力或精神障礙,照看他們已成家庭負(fù)擔(dān)。計瓊說,他們盡最大可能與當(dāng)?shù)卣块T對接合作,為受助人員尋找各種資源,打通尋親“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