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國內ETF市場迎來爆發(fā)式增長。而在ETF的資產配置價值進一步得以凸顯的同時,ETF賽道競爭日趨激烈,寬基ETF、主流行業(yè)ETF等存量市場的紅海特性愈發(fā)顯著,市場對于創(chuàng)新型、差異型的ETF產品需求呼聲漸起。
近日,國泰滬深300增強ETF獲批,ETF賽道再添創(chuàng)新產品,滬深300增強ETF擬將股票ETF的優(yōu)勢注入指數增強基金,力爭在獲取超越指數的增強阿爾法收益的同時,在增強型產品的投資中加入交易的樂趣,強強聯合,是符合境內股票市場環(huán)境、契合投資者需求的投資策略,為投資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多樣化投資工具。
據了解,以指數增強型ETF為代表的主動管理型ETF,在國內的資本市場尚屬于創(chuàng)新產品。參考境外主動管理型ETF發(fā)展經驗,主動管理型ETF對管理人、流動性服務提供商、投資人等市場參與者有更高的要求,是金融市場、尤其是ETF市場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傳統(tǒng)ETF市場充分競爭的格局下,基金管理人嘗試提供具有主動管理服務的便捷式投資工具的方式,或將成為ETF市場的差異化破局方向。從境內市場的ETF發(fā)展歷程來看,境內先后發(fā)展出了寬基ETF、行業(yè)主題ETF、Smart beta ETF等產品,積累了ETF運作經驗,發(fā)展脈絡是與成熟市場的ETF軌跡接近的。
指數增強類產品兼具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的優(yōu)勢,對跟蹤誤差的要求,使得與普通股票基金相比,業(yè)績比較基準對基金的投資更有約束力,不至于表現和指數產生較大偏離。另一方面,穩(wěn)定的增強能力經過時間的洗禮,會收獲長期復利的魅力,每年跑贏指數一點,數年下來,累計的超額收益是驚人的。而相比普通股票指數增強基金,股票指數增強ETF費率更低,交易更便捷,最高股票倉位可以接近100%(普通股票指數增強基金為95%),持倉更透明,投資者可以每天看到ETF的持倉情況。
國泰基金的主動量化投研體系覆蓋多因子、事件驅動等多種主動量化策略。其主動量化投資策略以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及配置比例為基礎,利用量化模型對個股進行超配或低配選擇,在控制組合跟蹤誤差的基礎上,追求超越標的指數表現的業(yè)績水平。舉例而言,國泰滬深300指數增強A,自指數增強合同生效日(2019/4/2)開始至2021年三季度末,凈值增長44.33%,同期業(yè)績比較基準收益率21.57%,超額收益22.76%,增強收益顯著。(數據來源:基金三季報,基金業(yè)績比較基準為:滬深 300 指數收益率×95%+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后)×5%)
國泰基金是國內最早發(fā)展量化指數產品的基金公司之一。ETF開發(fā)和管理經驗豐富,資源整合度較高。經過10多年發(fā)展完善,產品線日漸豐富,現已廣泛覆蓋寬基型、行業(yè)型、債券型、跨境型、另類投資等多個細分領域,先后發(fā)行了業(yè)內首只國債ETF、首批黃金ETF和首只納指ETF等,為后來者樹立了標桿。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旗下非貨幣ETF規(guī)模合計896億元,位列行業(yè)第3名。
國泰基金表示,國內指數化投資已迎來發(fā)展良機,指數增強型ETF在國內的前景值得看好。一方面,整體而言,目前國內指數增強策略效果存在較高的勝率;另一方面,ETF的運作機制成熟透明,指數增強型ETF產品是符合投資者需求的產品。隨著上市公司越來越多,個股的選擇越來越難,指數增強產品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選股難度。指增產品在不顯著偏離指數趨勢的同時,力爭獲得穩(wěn)健的超額收益。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qū)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guī)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chuàng)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guī)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yè)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yè)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yè)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guī)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頭圖來源: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