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金融 >

未來數字貨幣能夠跨境支付嗎?探索中

2021-07-30 08:52:4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近年來,多個國家都在積極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fā)工作。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一項調查顯示,65家央行中約有86%正在研究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利弊,而其中有14%的央行進入了研發(fā)的高級階段(如開展試點測試)。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除中國外,全球范圍內已有8個國家正式宣布開啟或即將進入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測試階段,另有相當數量的國家仍處于研究階段。

全球迎來數字法幣研發(fā)新高潮

據了解,除中國的數字人民幣研發(fā)進展較快外,瑞典和以色列也均于今年上半年進入了央行數字貨幣的測試階段。

5月28日,瑞典央行宣布,將攜手第三方支付平臺與軟件平臺進行數字貨幣E-Krona的下一階段技術測試。據悉,該階段將引入商業(yè)銀行,并觀察數字貨幣在實際處理商業(yè)和零售支付時的表現。

今年6月,以色列銀行副總裁AndrewAbir表示,該行目前已經啟動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測試。

此外,韓國計劃將于今年8月至12月間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項目,明年可能拓展至第二階段,該項目將以研究在測試環(huán)境中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實用性,包含商業(yè)銀行與零售商店場景,試驗手機支付、資金轉賬和存款等應用形式。7月13日消息顯示,目前已有三家韓國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將參與競標上述項目。

5月末,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表示,俄央行看到對數字盧布的需求,將在今年初步創(chuàng)建數字盧布的原型,明年開始在不同的團體和不同類型的業(yè)務上對其進行測試。她于6月初再次表示,“我們會一步一步來,這是技術性的、合法的,同時非常困難的項目。”

同時,泰國、土耳其、挪威三國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項目分別將于今年下半年、明年第二季度以及未來兩年內開啟。

除上述已有明確試點計劃的國家外,另有不少國家尚處于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或概念驗證階段。其中,日本已于今年4月進入為期一年的概念驗證第一階段,計劃開發(fā)央行數字貨幣系統(tǒng)的測試環(huán)境,并根據支付工具的核心基本功能(如發(fā)行、分銷和贖回)開展試驗。

據了解,在后續(xù)的第二階段,將在測試環(huán)境中實施央行數字貨幣的附加功能,并測試其可行性。在經歷上述概念驗證的兩個階段后,才將正式進入試點階段。

7月14日,歐洲央行在官網發(fā)布公告表示,數字歐元項目將啟動為期24個月的調查階段,旨在解決數字歐元設計和發(fā)行等關鍵問題。在該階段,歐洲央行與各成員國央行組成的歐元系統(tǒng)將對數字歐元進行設計開發(fā),評估優(yōu)先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影響。

同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尚未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利弊做出決定,但在采取任何行動創(chuàng)建數字貨幣之前,希望得到美國國會的授權。他進一步稱,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初發(fā)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屆時將闡釋央行數字貨幣的利弊。

此外,更多國家仍處于研究階段,且未正式披露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fā)時間表。今年4月,英國央行與財政部聯合成立了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工作組,以協調本國數字貨幣的探索與研究工作。

多國數字法幣僅對機構開放

與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在當前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要不同,目前多國央行的數字法定貨幣試點計劃僅對機構主體開放。

今年6月,法國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將試行歐洲首個跨境央行數字貨幣支付,但這一試驗重點關注銀行間的批發(fā)貸款市場,日常公眾交易暫不納入其中。

馬來西亞央行(BNM)金融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主管Suhaimi表示,概念驗證項目初步的評估重點是面向金融機構使用的CBDC。

而另一東南亞國家,新加坡于2020年終止了為期5年的ProjectUbin。據了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該試點項目中發(fā)行了面向金融機構使用的央行數字貨幣,但也僅用于銀行系統(tǒng)內的支付,并未向公眾開放。

而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的建設進程卻在不斷加速,在使用場景上的落地越來越多。業(yè)內人士認為,央行發(fā)行數字貨幣是作為統(tǒng)一全球金融支付標準,數字賦能的無限法償性也是一種制度——即數字全球話語權。這不僅是全球未來經濟的走勢,也是未來經濟發(fā)展的絕對趨勢,金融體系重新定義就是新制度誕生,世界經濟格局重新洗牌。

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打破了固有的交易方式,從國際結款到跨境消費再到無網絡支付全覆蓋,這就是一直在說的央行貨幣“大動作”,中國數字貨幣DCEP落地,全球各央行自動對接進入大數據分析中心保障體系建設,這是一場各國央行國運之戰(zhàn),所以在數字時代依然至關重要的央行,自身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

隨著數字化趨勢的不斷擴大,經濟運行模式、社會分工架構、產業(yè)組織邊界逐步改變,將從需求端重構金融服務模式,并對金融基礎設施產生深刻影響。貨幣與支付的數字化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就各國情況來看,數字貨幣演進呈現出3條路徑,即私營加密數字貨幣、民間穩(wěn)定幣、央行法定數字貨幣(CBDC)。

私營加密數字貨幣是基于數字原理,通過特定的算法產生的,如比特幣、以太坊等。穩(wěn)定幣由民間組織發(fā)行,擁有價格穩(wěn)定機制,具有一定的“準公共性”,本質上仍屬私營加密數字貨幣范疇,如臉書公司發(fā)起的數字貨幣便屬此類。

而最具有“公共品屬性”的是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國際清算銀行將其劃分為零售型和批發(fā)型。其中,零售型CBDC又可分為基于賬戶型和基于通證(可流通的加密數字證明)型兩類,都面向所有個體和公司發(fā)行,可以廣泛用于小額零售交易;批發(fā)型CBDC則基于通證、面向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用于金融機構之間的大額交易結算。因此,前者的本質是數字現金,后者則是創(chuàng)新型支付清算模式。目前,多數央行的CBDC仍處于研究或測試階段,極少數國家已經落地發(fā)行。

數字法幣能否實現跨境支付

通常來說,貨幣基本職能包括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等。就此來看,私營加密數字貨幣的“貨幣屬性”很弱,更多是作為“另類資產”,絕大多數被認為尚未納入監(jiān)管而風險巨大。民間穩(wěn)定幣兼有一定的資產屬性和貨幣屬性,由于其試圖承擔貨幣職能,預期將會迎來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CBDC則不僅僅是簡單的“法幣數字化”,而是試圖在其中嵌入分布式賬戶或其他非傳統(tǒng)技術??陀^來看,近年來各國零售支付的便利程度不斷增加,諸多央行的快速支付系統(tǒng)建設進展明顯,CBDC短期內可能僅作為一種補充性的支付手段。

未來數字貨幣能夠跨境支付嗎?多家央行對此高度關注,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與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等聯合發(fā)起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探索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不過,考慮到各國技術、規(guī)則、監(jiān)管標準的差異性,短期內解決各國支付系統(tǒng)的互操作性矛盾并不容易。

我國的央行數字人民幣具有雙層運行、可控匿名等特點,相關創(chuàng)新嘗試走在全球前列。未來預計會更多著眼對國內零售支付體系的補充,兼顧跨境零售支付探索。此外,也可依托國際組織來發(fā)展跨央行合作,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有特別提款權(SDR)基礎上,打造數字人民幣參與、新技術支撐的eSDR或dSDR。

有專家特別指出,數字貨幣最大的屬性就是其流通是無國界的,因此其流通的地域越廣,價值也就隨之變高。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玲就認為,數字貨幣的經濟時代要抓住全球金融領域的協作、開放、共識是首要任務。鑒于貨幣必須流通,在金融體系打通,在數字資產虛擬層面打通,最后是在大宗貿易或者零售交易的商業(yè)化層面打通,將有助于形成一種圈層遞進的生態(tài)體系。

對于數字人民幣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張燕玲建議,要利用“一帶一路”和跨境電商的優(yōu)勢,盡快啟動國內與沿線國家研討數字貨幣的使用規(guī)則和基礎設施及平臺建設。同時我國是貿易大國,是投資大國,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因此要適應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放眼全球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