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0日,“穿越號”盾構機從合肥站南廣場盾構接收洞門破土而出,1號線三期工程瑤海公園站至合肥火車站區(qū)間左線順利貫通,標志著1號線三期工程順利實現全線“洞通”。
1號線三期工程為既有運營1號線的北延段,正線全長4.54千米,線路起于天水路站,沿新蚌埠路、北二環(huán)路敷設,下穿合肥站站場及站房結構后,與既有運營1號線起點合肥火車站銜接,共設置三站三區(qū)間、天水路停車場和1.4千米出入場線段。
此次貫通的“瑤合”區(qū)間全長709米,該區(qū)間盾構機下穿鐵路節(jié)點工程為國內首次在無預留條件情況下,近距離正下方穿越鐵路站房結構物,是合肥軌道建設歷史上面對的最難考驗。
據介紹,為確?!艾幒稀眳^(qū)間安全下穿合肥站站房及站場結構,項目采用“新增樁基+預應力梁”的方法對下穿影響區(qū)域的合肥站原站房基礎進行加固。由于原站房內空間有限,新增的37根直徑800毫米、樁長約41米的鉆孔灌注樁在地面以下10米采用人工挖孔方式進行施工,并埋設鋼護筒。樁基施工完成并經過重重檢驗,強度達到要求后,在樁基上部進行后續(xù)承臺及預應力梁施工,對預應力梁進行張拉及灌漿,同步對站房上部結構進行加固,確保盾構下穿過程中合肥站結構安全。
在下穿鐵路過程中,面對鐵路路基、鐵軌變形控制要求極嚴的難題,下穿前現場設置試驗段,積極收集整理各項掘進參數指導后續(xù)掘進,并嚴格控制下穿過程中土壓、同步注漿、二次注漿、克泥效、快凝漿液及使用增注型管片等關鍵工序及技術措施,控制地層損失率,確保管片拼裝質量優(yōu)良,實現各道工序間的有效銜接;同時時刻關注監(jiān)測數據反饋,對現場作業(yè)面、站內鐵路股道、站房及地面建筑結構物進行自動化監(jiān)控量測,保證地面建構物的安全,確保各項指標皆在控制范圍之內。
為確保盾構接收、吊裝、運輸安全,合肥軌道集團對接收洞門范圍區(qū)域土體進行水平注漿并固結加固,注漿深度8米;對盾構接收吊裝區(qū)域下方的合肥站南廣場地下停車庫采用鋼管對頂板主次梁節(jié)點進行支撐加固,最終實現區(qū)間貫通。(記者 檀美玲)